杨坤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外科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管理:建议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总脂肪摄入不超过总能量的30%,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水果。
体重管理:避免肥胖,体质指数应保持在18.5到23.9之间,注意腰围控制,男性应小于90厘米,女性应小于85厘米。
运动康复: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活动方式,如步行、游泳或太极拳,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
戒烟限酒:吸烟者应完全戒烟,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2.药物管理
按医嘱长期服用二级预防药物,例如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切勿随意停药。
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确保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血压目标一般为130/80毫米汞柱以下,空腹血糖应小于7.0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1.8毫摩尔/升。
3.心理和情绪管理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或抑郁,可通过阅读、音乐疗法或心理咨询获得帮助。
家人支持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压力,增强康复信心。
4.定期医疗随访
建议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通过检查评估病情恢复情况,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以及相关影像学评估。
如出现胸痛、头晕、无力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康复期的科学管理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复发至关重要,应严格按照专业指导执行所有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