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结构
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豆类、洋葱、大蒜、红薯、乳制品等,都容易在肠道中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高蛋白饮食尤其是含硫氨基酸较多的肉类会增加硫化物的生成,使气味更刺鼻。
2.肠道菌群失衡
肠道内存在大量细菌,其中部分细菌会分解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并释放气体。如果肠道菌群失衡,产气细菌比例增多或厌氧菌过度生长,都会导致气味加重。
3.乳糖不耐受或其他食物不耐受
有些人缺乏乳糖酶或对特定食物成分(如麸质)无法完全消化,未被分解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后会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并伴随明显异味。
4.便秘或肠动力下降
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会让细菌发酵过程变得更加充分,从而释放出更多的气体和臭味。排便不畅也会导致废物堆积,加重气味。
5.胃肠疾病
某些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可能导致食物消化和吸收异常,肠道产气显著增加,气味也可能异常浓烈。
6.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或泻药,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引起频繁放屁和气味变化。
建议调整饮食习惯,减少容易产气的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益生菌以改善肠道菌群。如果情况持续,应考虑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否存在潜在的胃肠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