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酸分泌过多
空腹时,胃仍然会分泌一定量的胃酸。如果胃酸分泌较多但没有食物中和,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引起灼热或不适。精神压力和某些饮食习惯也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度。
2.胃黏膜屏障受损
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能抵御胃酸的侵蚀。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饮酒过量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胃黏膜,使其对胃酸更加敏感,从而在饥饿时出现不适。
3.胃部疾病
某些胃部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可能导致空腹时胃酸直接接触受损的胃黏膜,进一步加重不适。这类疾病常伴有餐后缓解、反酸、嗳气等症状。
4.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可以导致胃内容物的pH值升高并刺激胃壁,这种情况也可能在空腹时表现为胃部不适,甚至恶心或上腹烧灼感。
5.消化道动力异常
胃排空过快或延迟都会影响胃对胃酸的处理能力,可能引发空腹状态下的不适。例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包括此类表现。
建议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并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如持续不适,应尽早就医检查胃镜或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以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