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促进糜烂愈合。通常疗程为4到8周,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延长使用时间。
钙拮抗剂或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或硫糖铝):保护胃黏膜,减少进一步损伤。
根除幽门螺杆菌:如果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用三联或四联疗法,包括抗生素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一般疗程为10到14天。
2.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辣椒、浓茶、咖啡、酒类及碳酸饮料的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
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定时定量,吃七分饱即可,减少胃部负担。
温和易消化:选择清淡、细软、低脂的食物,如米粥、蒸蛋、鱼肉等。尽量避免油炸、高盐腌制食品。
3.生活方式干预:
禁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影响胃黏膜修复,酒精则直接损伤胃壁。
减少压力:长期精神紧张可能诱发或加重胃炎,应注意劳逸结合。
保证睡眠:规律作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功能的维持。
适量运动:运动可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在饭后1小时内。
4.定期复查:
建议根据医生建议每年进行胃镜检查,密切观察肠化程度及糜烂情况。
若发现病情加重或出现不适症状(如呕血、黑便或持续腹痛),需及时就医。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糜烂具有一定癌变风险,因此需严格管理病情并坚持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疾病进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