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常见原因
(1)年龄增长会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减弱,使得粪便在肠腔内停留时间过长而变得干硬。
(2)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和水分,如摄入的水果、蔬菜或全谷类食物不足。
(3)活动量减少,如久坐或卧床,会降低腹肌和骨盆底肌肉对排便的支持作用。
(4)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帕金森病等,会间接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
(5)药物副作用,如镇痛药、抗抑郁药、降血压药可能引起便秘。
2.可能并发症
(1)长期排便困难可能导致痔疮、肛裂甚至直肠脱垂。
(2)严重便秘时可能形成粪便嵌塞,需要医疗干预。
(3)体内毒素排泄受阻,可能增加腹胀、恶心等不适。
3.改善措施
(1)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日25-30克),并保证充足的水分(约1500-2000毫升)。
(2)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如散步、拉伸运动,以刺激肠道蠕动。
(3)养成规律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尝试排便,即使未排出也不要长时间用力。
(4)避免滥用泻药,长期依赖可能导致肠道更加依赖药物刺激。
(5)对于慢性顽固性便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定药物或进行进一步检查。
确保生活方式的调整和早期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老年人排便困难的症状,同时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