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生理性因素
进食时腺体分泌增加:进食、闻到食物气味或看到食物图片时,反射性地刺激唾液腺分泌。
口腔内异物刺激:如佩戴牙套、假牙或其他外来物品可能加剧唾液分泌。
婴幼儿时期:婴儿的吞咽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唾液容易流出口腔。
2.病理性因素
口腔疾病:如牙龈炎、口腔溃疡等会刺激唾液腺,使唾液分泌增多。
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帕金森病、脑瘫或中风后的神经损伤可导致吞咽障碍,唾液积聚并流出口腔。
消化系统问题:胃酸反流可能刺激迷走神经,间接引起唾液分泌增加。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吡啶类药物)会增加唾液腺分泌。
感染性疾病:如狂犬病、手足口病等会伴随唾液分泌异常增加。
3.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或某些心理状况可能通过神经反射机制增加唾液分泌。
4.其他特殊情况
怀孕期间:部分孕妇因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出现唾液分泌过多的现象。
食物过敏:摄入某些易致敏食物后,可能导致口腔内黏膜刺激伴随唾液分泌增加。
如果频繁吐口水且伴随其他症状,例如吞咽困难、恶心或疾病史,应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