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管理
(1)避免摄入会导致过敏的食物,如乳制品、海鲜类、坚果类等常见致敏食物。
(2)减少高脂肪、高糖分和加工食品的摄入,优先选择清淡、易消化的膳食。
(3)可适量补充益生元或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缓解肠道过敏反应。
2.药物选择
(1)抗组胺药:减轻因免疫反应引起的肠道过敏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肠道抗炎药物:如柳氮磺吡啶或美色拉嗪,可用于中度症状的患者,但需权衡副作用。
(3)免疫调节剂:对于症状严重者,可考虑低剂量激素类药物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但不可长期依赖。
(4)禁止随意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该类药物可能会对肠道黏膜造成进一步损害,加重不适。
3.心理与行为干预
(1)应重视精神压力与肠道疾病的关系,适当进行情绪管理(如冥想或心理咨询)。
(2)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可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4.生活方式调整
(1)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可加剧肠道黏膜的炎性损伤。
(2)定期锻炼有助于提高肠道运动能力和免疫力,但避免过度疲劳。
过敏性肠炎患者需要明确具体的过敏原,并按医嘱规范用药,切勿自行服用抗生素、泻药或止泻药,以免掩盖病情或产生新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