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血管性帕金森病与深部脑刺激:血管性帕金森病是由脑血管事件如脑梗引起的帕金森样症状,与原发性帕金森病不同,其病理机制更为复杂。DBS主要通过在脑部植入电极,调节特定脑区的活动来缓解帕金森症状。血管性帕金森病的病灶往往位于多个非DBS靶向区域,因此疗效相对较差。
2.DBS适应症:DBS常用于不能通过药物充分控制症状的中晚期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尤其是那些以震颤、运动迟缓和僵硬为主要症状的个体。而血管性帕金森病患者由于病因和发生机制不同,DBS通常不是推荐的治疗方法。
3.治疗方案考虑:对于血管性帕金森病,重点在于管理心血管风险因素、防止进一步的脑血管事件,以及使用药物控制运动症状。例如:抗血小板药物可能用于预防新的脑梗发生,而左旋多巴等药物可用于改善帕金森症状。
4.个体化评估:每位患者的病情都需进行个体化评估,包括脑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评估和生活质量测评,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血管性帕金森病与原发性帕金森病有显著区别,DBS并不被普遍推荐用于前者。治疗应依据患者具体症状和病情,综合考虑各种可用方案,确保优化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