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弱视的发病机制决定了单纯配戴眼镜无效。弱视通常与视觉通路发育异常有关,尤其是在儿童时期,由于眼睛未能得到清晰的成像刺激,大脑对来自该眼的信息处理出现问题。仅通过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无法解决神经系统的问题。
2.眼镜只能矫正屈光问题,对大脑调节能力无直接作用。弱视患者可能存在远视、近视或散光,这些屈光异常可以通过眼镜矫正,但弱视的核心问题在于视网膜到大脑的信号传递和处理过程出了问题。即便使用眼镜提供清晰成像,大脑仍可能无法正确处理这些信号。
3.弱视的治疗需要综合干预,眼镜只是辅助工具。常见方法包括遮盖疗法和精细视觉训练。遮盖疗法通过遮盖健眼,强迫弱视眼工作,促进大脑视觉功能发展;视觉训练则通过特定的活动加强双眼协同作用。这些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弱视眼的视觉质量,而非仅仅依赖于眼镜。
4.治疗时机有限,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密切相关,最佳治疗时间为视觉发育关键期,即6岁以前。错过这一阶段后,大脑的适应能力下降,治疗效果明显减弱。
弱视的矫正需结合眼镜、遮盖疗法及训练等综合手段,以改善视力发育,避免因延误治疗而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