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全身性红斑狼疮
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如肾脏(狼疮性肾炎)、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
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心包炎、脑卒中等并发症。
病死率因治疗进展而下降,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危及生命的风险仍然较高。
2.多发性硬化症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会逐渐损害运动功能、感觉系统和认知能力。
部分患者会出现重度残疾甚至瘫痪,晚期可能危及生命。
疾病进展速度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但总体上具有较高的致残性。
3.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
是一种以皮肤、血管和内脏纤维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
可引起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肾危象等严重并发症。
预后较差,尤其是弥漫性皮肤型,生存率受肺部和心脏病变影响显著。
4.淀粉样变性
是一种由于异常蛋白(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组织或器官中导致功能障碍的疾病。
可累及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导致心力衰竭、肾衰竭等。
部分类型预后极差,未经治疗的患者生存期通常不足数年。
5.肺动脉高压
是一种进行性疾病,特点是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导致右心衰竭。
若不及时干预,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
病死率高,尽管治疗手段有所进步,但多数患者无法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6.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会逐渐导致全身肌肉无力和萎缩。
患者通常在呼吸肌无力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平均生存期为3至5年。
7.某些类型的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的严重性因类型和阶段而异,例如胰腺癌、肺癌、胶质母细胞瘤等,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癌症患者晚期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强直性脊柱炎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大多数患者通过药物和康复治疗可以实现良好的生活质量。上述疾病的进展速度、治疗难度和预后通常更为复杂且不确定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