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经常用于放松输尿管平滑肌,帮助小于10毫米的结石排出。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用于缓解因结石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利尿剂:促进尿液生成,增加结石排出的可能性。
2.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
适用于直径在5至20毫米之间的结石。
通过聚焦高能冲击波打碎结石,使其变成微小碎片,便于自然排出。
成功率约为70-80%。
3.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S):
使用细小的内窥镜经尿道进入输尿管,直接取出或碎石。
适用于中等大小的结石,尤其是位置较低的结石。
手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
4.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
主要用于大于2厘米的巨大结石。
通过腰部小切口进入肾脏,将结石取出或粉碎。
尽管侵入性更高,但对于巨大结石效果显著。
5.开腹手术:
极少数情况下采用,通常针对复杂、多发或无法通过上述方法处理的结石。
由于创伤较大,通常作为最后的选择。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用2-3升水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和促进现有结石排出。避免过量食用富含草酸盐、钙和蛋白质的食物,也可减少结石复发的风险。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以有效降低输尿管结石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