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液成分变化:尿液成分在放置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暴露于空气中时。尿酸盐、磷酸盐等物质可能会从溶液中析出,形成白色沉淀。这种情况通常是无害的。
2.细菌感染:如果存在细菌感染,特别是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或尿道炎),细菌代谢产物和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白细胞也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如果伴有排尿疼痛、频尿或尿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尿路结石:尿路结石患者的尿液中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在过夜后可能会沉淀。如果同时有腰腹部剧烈疼痛或血尿,则需要进一步检查。
4.饮食因素:摄入高蛋白、高钙食物或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尿液中一些物质的浓度增加,从而在尿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形成沉淀。
注意:虽然上述多数情况并不严重,但若此现象反复出现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尽早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拖延,以防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