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药物治疗:
药物种类:常用的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
剂量和频率:由医生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一般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
不良反应: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胃肠不适等副作用,需密切监测。
2.饮食控制:
控制总热量摄入: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
合理膳食结构: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和水果,减少精制糖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定时定量进餐:每天固定的时间和量次进餐,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3.运动锻炼:
运动类型:推荐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或骑自行车。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选择一些安全的室内运动。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分散在几个不同的日子进行。
注意事项: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水平,避免发生低血糖事件。
4.血糖监测:
自我监测:使用家庭血糖仪每日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睡前血糖。
医院检查: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以了解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5.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导致血糖波动,建议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保持心情舒畅:心理压力大也可能影响血糖水平,建议通过休闲活动、社交互动等方式减压。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帮助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遵循医嘱进行复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