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脑梗塞:
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导致脑梗死的最常见原因,占比约为60%。动脉内壁脂肪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最终引发脑梗。
心源性栓塞:占脑梗死的20%到25%。心脏问题如房颤、心肌梗死后心室壁瘤等可导致血栓形成,并随着血液流动进入脑部,引发栓塞。
小动脉病变:约占15%至20%,也叫腔隙性脑梗,多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这些病症导致小血管病变或闭塞。
其他因素:包括血液系统疾病、感染、药物等,可导致异常凝血或血管炎。
2.脑出血:
高血压:这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占比约50%到80%。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壁损伤和破裂。
脑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这些先天性的血管异常容易在压力下破裂,引发出血。
外伤:头部受伤可能导致脑内血管破裂。
血液疾病及抗凝治疗:出血性疾病或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可增加脑出血风险。
淀粉样血管病: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淀粉样蛋白沉积于血管壁,使其易于破裂。
理解脑梗和脑出血的病因有助于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控制血压、管理心脏健康以及合理饮食和锻炼均可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