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粪便油腻、有恶臭气味且漂浮等症状。有时还伴有体重减轻、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等问题。
2.粪便检查:
定性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样本中的脂肪滴,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脂肪痢。
定量检查:通常使用72小时粪便脂肪测定,正常情况下摄入的脂肪约95%被吸收,若粪便中脂肪排出超过7克/天,则提示脂肪吸收不良。
3.影像学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腹部超声波或CT扫描,以帮助排除其他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例如胰腺疾病或肠道结构异常。
4.胃肠道功能测试:如必要,可能需要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或小肠活组织检查,以进一步了解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5.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的水平,以及其他可能的营养缺乏指标。
在确诊脂肪痢后,通常要找出其根本原因,例如乳糜泻、慢性胰腺炎或短肠综合征等,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管理。对症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调整饮食结构、补充酶制剂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