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怎么回事

2025-01-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肌梗死,常被称为心脏病发作,是指心肌由于血供不足而发生的坏死。其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的堵塞,这通常是由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引起的。

1.在心肌梗死过程中,冠状动脉的一个或多个分支可能因脂质斑块和血栓形成而阻塞。这种堵塞导致心肌的氧气供应中断,进而造成心肌细胞的损伤或死亡。通常,严重狭窄超过70%的冠状动脉段更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心肌缺血持续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心肌损害的程度。一般情况下,若缺血超过20-30分钟,就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心肌细胞坏死。及时的医疗干预至关重要。

3.心肌梗死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和呕吐等。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放射至左臂、颈部或下巴的疼痛。这些症状通常在休息时不会缓解,需立即就医以进行诊断和治疗。

4.诊断心肌梗死通常需要借助心电图、心肌酶(如肌钙蛋白)检测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手段。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确定心肌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决策。

5.治疗心肌梗死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可能涉及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降脂药物等。而介入治疗则可能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如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或者开胸搭桥手术。

心肌梗死是严重的急性心血管事件,需要高度重视早期症状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以尽量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