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失禁类型:
压力性尿失禁:通常发生在咳嗽、打喷嚏或重物运动时。
急迫性尿失禁:突然强烈的尿意,来不及上厕所。
混合性尿失禁:兼有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特征。
溢出性尿失禁:膀胱无法完全排空,小量尿液持续漏出。
2.原因:
神经系统损伤: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
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或癌症等。
泌尿系感染:引起尿频、尿急和尿失禁。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膀胱控制。
妇科问题:女性盆底肌肉松弛、生育后遗症。
3.诊断:
病史询问:包括尿失禁发生的频率和情境。
体格检查:评估神经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
尿液分析:检查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异常。
动态尿流图:评估膀胱功能和尿流情况。
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超声、MRI等检查。
4.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减少饮水量,尤其是晚间;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
行为训练:膀胱训练和定期排尿计划。
骨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可以增强盆底肌肉。
药物治疗:根据具体原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等。
外科手术:针对特定情况,如前列腺增生或严重的压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不容忽视,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了解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