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甲胎蛋白:主要用于检测肝癌,但在某些生殖细胞肿瘤中也可能升高。
2.癌胚抗原:通常与结直肠癌相关,但也可在乳腺癌、肺癌等多种癌症中升高。
3.糖类抗原125(CA125):最常用于卵巢癌的监测和诊断。
4.糖类抗原15-3(CA15-3):主要用于乳腺癌监测,但在其他癌症中也可能升高。
5.糖类抗原19-9(CA19-9):主要与胰腺癌相关,也用于胃肠道癌的评估。
6.糖类抗原72-4(CA72-4):常用于胃癌、卵巢癌等的辅助诊断。
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8.铁蛋白:虽然不是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但在某些癌症如肝癌中会升高。
9.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用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和某些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
10.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类似于β-HCG,常用于怀孕相关的肿瘤检测。
1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虽然主要用于男性前列腺癌,但在女性中偶尔用于其他目的。
12.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用于宫颈癌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监测。
13.乳腺癌抗原(BRCA1/2基因检测):用于评估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
综合使用这些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癌症筛查的准确性,但单一标志物的升高并不意味着一定患癌,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