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暴露史:评估个体是否曾被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常见的携带者包括狗、猫、蝙蝠及野生食肉动物。
2.早期症状:在最初阶段,感染者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以及咬伤部位的刺痛或不适。这些症状通常发生在接触病毒后的1到3个月,但潜伏期可长达一年。
3.神经系统症状: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能会经历焦虑、意识混乱、幻觉和恐惧水等特异性症状。这些变化标志着病毒已经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
4.实验室检测:确诊狂犬病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测试,包括血液样本、脑脊液分析以及皮肤活检等。这些测试可以鉴定出狂犬病毒或其抗原。
5.病程及预后:一旦神经系统症状出现,狂犬病几乎总是致命的。在暴露后立即进行暴露后疫苗接种是至关重要的预防措施。
及时就医并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是必要的步骤,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如果怀疑已暴露于狂犬病毒,应立即开始暴露后预防处理,包括伤口清洗和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