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寒是什么意思

2024-10-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中医中的“寒”指的是一种身体内外环境的寒冷状态或症状,主要表现为怕冷、四肢冰凉等。寒证是中医辨证论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1.定义:寒证是指人体受寒邪侵袭或体内阳气不足所致的一类病证,常见表现包括畏寒怕冷、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舌苔薄白、脉细弱等。

2.病因:

外寒:主要由感受风寒之邪引起,多见于秋冬季节或在寒冷环境中。

内寒:多由阳气虚衰引起,常见于体质虚弱者或因长期劳累、饮食不当所致。

3.症状:

怕冷:患者常感觉寒冷,尤其是四肢和腹部。

舌象:舌质淡白,舌苔薄白或滑腻。

脉象:脉象沉迟或细弱无力。

面色:面色苍白或青灰。

小便清长,大便稀薄。

4.治疗:

温阳散寒:通过使用温热药物如附子、干姜、肉桂等,来温暖体内阳气。

调理饮食:建议食用温性食物,如羊肉、生姜、大枣等。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寒证需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怕冷症状都是寒证,应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分析,以得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