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双肾结晶的成因主要包括:
高浓度的矿物质:如草酸钙、磷酸钙和尿酸在尿液中的浓度过高,容易形成晶体。
脱水:饮水不足导致尿液浓缩,使得矿物质更容易沉淀形成晶体。
饮食因素:高盐、高蛋白和高糖饮食会增加结晶风险。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肾结石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双肾结晶。
2.临床表现:
腰痛或腹部疼痛:结晶体摩擦与尿道壁或引起阻塞时可导致剧烈疼痛,常称为绞痛。
血尿:结晶划伤尿道壁时,尿中会出现血丝或血块。
尿频、尿急:结晶刺激膀胱,引发尿频和排尿困难。
感染:结晶造成尿路阻塞,增加感染风险。
3.诊断手段:
尿液分析:检测尿液中的晶体及成分。
超声波检查:通过影像学手段确定结晶位置和大小。
CT扫描:提供精确的三维图像,有助于详细观察结晶情况。
4.治疗方法:
增加饮水量:每日至少饮用2-3升水,帮助冲洗结晶。
饮食调整:限制盐、蛋白质和糖的摄入,减少结晶形成的机会。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帮助溶解结晶或防止新结晶形成。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或引发严重症状的结晶,可能需要进行体外震波碎石术或内镜手术取出。
预防双肾结晶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均衡饮食和定期体检。多饮水不仅能够稀释尿液,还能有效减少矿物质沉淀的机会。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减少盐和蛋白质的摄入,也对预防结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