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溶栓治疗:
当患者在发病后4.5小时内到达医院,可以使用静脉溶栓药物,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溶解阻塞血管的血栓,恢复血流。
使用rt-PA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良好功能结局的概率。超过这一时间窗,溶栓治疗的风险增加,包括颅内出血的风险。
2.机械取栓:
对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脑卒中,特别是前循环的大动脉闭塞,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机械取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机械取栓可以通过导管将特殊装置送达血栓部位,并在影像学指导下取出血栓,从而恢复血流。这种方法在超过6小时但不超过24小时的特定患者群体中也显示了显著的疗效。
3.药物治疗:
急性期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以及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
长期药物管理对于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节药物种类和剂量。
4.康复训练:
急性期后,康复训练成为关键的一环,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系统化、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5.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通过饮食调整、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措施降低卒中再发风险。
定期监测身体指标,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
及时有效的医学干预和长期管理对于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