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帕金森病: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通常在静止时出现手抖,称为静止性震颤。约70%的帕金森病患者会表现出这种症状。
2.本态性震颤:又称良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之一,多在某些动作或姿势下表现出来。据统计,大约5%的60岁以上人群受到影响。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过多可导致新陈代谢加快,引起手抖。其发生率约为每1000人中有2-3人。
4.低血糖:血糖水平过低时,身体会释放肾上腺素,导致手抖。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中尤为常见。
5.多发性硬化症: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引起震颤、肌肉无力和其他神经症状。全球约有250万患者。
6.药物副作用:一些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和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可能引起手抖。约20%的抗精神病药物用户会出现这种副作用。
7.酒精戒断综合征:长期饮酒突然停止时,体内缺乏酒精导致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引起手抖。这种症状影响大约50%的戒酒者。
8.脑卒中:即中风,可能损伤大脑控制运动的区域,从而引起手抖。每年大约1500万例中风发生,其中约三分之一可能遗留下震颤。
9.肝豆状核变性:一种遗传性疾病,铜代谢障碍导致铜在肝脏及大脑积累,引起神经症状包括手抖。每10万人中约有30-40例。
10.焦虑症: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可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使得手抖。在一般人群中,焦虑症的终生患病率约为20%。
手发抖可能是许多不同疾病的症状,需要仔细鉴别和诊断。如果手抖持续或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