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成分及配方:
碘伏:主要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组成。其特点是碘被包裹在聚乙烯吡咯烷酮中,释放速度较慢,因此对皮肤刺激性较小。
碘酊:主要成分为碘和乙醇(酒精),通常含碘2%和酒精50%-70%。碘酊中碘的释放较快,杀菌效果迅速,但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
2.作用机制:
碘伏:通过渐进式释放碘分子来达到持续消毒的效果。由于使用了聚乙烯吡咯烷酮基质,碘伏能够缓释,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性较低,适合广泛使用。
碘酊:依靠碘与酒精共同作用,迅速破坏细菌蛋白质和酶系统,达成快速杀菌目的。由于酒精浓度较高,可能会造成皮肤干燥或灼伤。
3.应用范围:
碘伏:适用于皮肤、黏膜以及开放性创面的消毒,如手术前皮肤消毒、伤口处理等。因其对皮肤刺激性小,可用于儿童和敏感皮肤患者。
碘酊:多用于皮肤表面的小面积消毒,例如注射前皮肤消毒、细小伤口处理等。由于刺激性较大,不宜用于大面积皮肤或黏膜。
碘伏和碘酊在成分、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上各有优势和局限,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碘制剂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