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及其他脂类物质含量过高,会沉积在动脉内壁,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相关。
2.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会对动脉内膜造成损伤,促使脂质在受损部位沉积,从而形成斑块。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比正常血压者高出2-3倍。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脂质代谢异常,更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4倍。
4.吸烟:吸烟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并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促进斑块形成。研究显示,吸烟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50%以上。
年龄、性别、家族史、肥胖以及缺乏运动等因素也可能增加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形成的风险。预防和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