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定义及症状:
大体积脑转移瘤通常是指直径超过3厘米的大脑内转移瘤。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改变和癫痫发作。
根据肿瘤的位置,可能出现局部神经功能缺失,如肢体无力、感觉障碍或视力变化。
2.疾病发生机制:
肺癌、乳腺癌和黑色素瘤是最常见的原发癌症类型,占脑转移瘤病例的约80%。
癌细胞通过血流或淋巴系统进入大脑,一旦在大脑内驻留,便会增殖形成肿瘤。
免疫系统的抑制和血脑屏障的特殊性使得脑转移瘤更难被早期发现和治疗。
3.诊断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为首选诊断工具,通过对比增强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大小和位置。
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也常用于初步筛查和急诊情况下的快速评估。
活检和液体活检可帮助进一步明确肿瘤类型和基因特征,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4.治疗方案:
手术切除:适用于单发且定位较浅的脑转移瘤,可快速减轻压力症状。
放射治疗:包括全脑放疗和立体定向放疗(如伽玛刀),适用于多发转移或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情况。
化疗和靶向治疗:根据原发癌症类型和具体基因突变选择相应药物,结合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
5.预后与随访:
预后与原发癌症类型、转移瘤数量、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定期随访,包括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以监测治疗效果和及时发现新发病灶。
大体积脑转移瘤是一种严重的医疗问题,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治疗。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和密切监测是提升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