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在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第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使用可使无进展生存期延长到10-14个月。
2.第二代和第三代EGFR抑制剂(如奥希替尼)进一步提升了疗效,其无进展生存期可达18-20个月,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3.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重排的患者,对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艾乐替尼)的反应率极高,能达到60%-70%,无进展生存期超过10个月。
4.ROS1基因融合阳性的患者对靶向药物(如克唑替尼)的反应率较高,无进展生存期也能延长至15-19个月。
5.BRAFV600E突变的患者则可使用BRAF抑制剂(如达拉非尼)联合MEK抑制剂(如曲美替尼),其有效率达到60%左右。
尽管靶向治疗效果明显,但需要注意药物副作用,如皮疹、腹泻以及心脏毒性等问题。靶向治疗往往会面临肿瘤耐药的问题,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综合考虑个体化治疗策略是提高靶向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