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控制幻觉、妄想和其他精神症状,如氟哌啶醇和利培酮。
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用于缓解抑郁症状。
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帮助减轻焦虑和紧张。
2.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有效纠正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
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情绪压力。
家庭治疗:改善家庭内部沟通和支持系统,增强整体疗效。
3.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饮食:均衡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因和酒精。
规律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有助于大脑功能恢复。
适度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
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