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白质疏松症

2024-10-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脑白质疏松症是一种涉及大脑白质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脑内白质区域的结构异常和功能障碍。该病会导致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和语言能力减退等问题。

1.脑白质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组成,这些纤维被髓鞘覆盖,用于加快神经信号的传递。髓鞘的损伤或丧失会导致信息传递效率降低,影响大脑功能。

2.脑白质疏松症通常与老年人有关,特别是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较为常见。研究显示,大约2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在MRI检查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白质疏松。

3.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慢性缺血状态等。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硬化,引起脑供血不足,进而损伤白质区域。

4.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行动迟缓以及情绪不稳定。这些症状常常会逐渐加重,从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5.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扫描,以观察大脑白质的变化。也可以通过神经心理测试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

6.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以控制危险因素和对症处理为主。降压药、降糖药和抗血小板药物等可以帮助减缓病情进展。同时,认知训练、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并有效管理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是预防和减缓脑白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