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磨玻璃结节定义:医学上,磨玻璃样密度是指在CT影像上出现的一种半透明状的阴影,其密度介于正常肺组织和实性病变之间。磨玻璃结节往往提示存在轻度的病理性改变。
2.常见原因:
炎症:包括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
良性病变:如局灶性纤维化或瘢痕形成。
恶性肿瘤:早期的肺腺癌可能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结节,尤其需要警惕。
3.诊断手段:
高分辨率CT扫描: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结节的形态和密度。
PET-CT:可以帮助判断结节的代谢活性,进一步区分良恶性。
痰液细胞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用于采集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
4.临床处理:
如果结节较小(直径小于5毫米),且没有其他可疑特征,通常建议定期随访观察,通常每3至6个月重复一次CT扫描。
若结节增大或表现出更高风险的特征,如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则可能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检查甚至活检。
左肺上叶磨玻璃小结节并不一定意味着严重疾病,但需要根据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背景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行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