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皮肤损伤:拔罐过程中可能导致皮肤的浅表层出现局部淤血或水泡。这是由于负压作用下毛细血管破裂造成的,通常会伴随轻微的疼痛。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疼痛或感染。
2.肌肉损伤:在拔罐过程中,如果操作方法不当或者拔罐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局部肌肉组织受到过度拉伸或压迫,从而引起肌肉酸痛甚至损伤。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肌肉的炎症反应,加重疼痛感。
3.感染:如果拔罐器具消毒不当或者皮肤损伤处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可能导致细菌入侵,引发局部感染。感染可能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并使疼痛加剧。
4.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拔罐的敏感性不同,有些人在拔罐后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疼痛加重,这与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疼痛的感知有关。
提前了解这些可能的原因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确保拔罐工具和皮肤的清洁、控制拔罐时间和力度,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一旦出现异常疼痛,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