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痔疮
痔疮是肛门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在静息状态下或因压力增大时可能导致粘膜破裂,引发少量鲜红色出血。统计显示,成人中约5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痔疮。
2.肛裂
肛裂通常以排便时疼痛和出血为主,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局部组织紧张和轻微损伤,静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少量出血。此类出血一般伴随刺痛感或局部瘙痒。
3.直肠炎或肛周感染
直肠炎或肛周感染可能由于局部充血、糜烂引发自发性出血,常伴有黏液分泌增加、坠胀感或异物感。直肠炎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长期腹泻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
4.肿瘤相关病变
良性肿瘤如直肠息肉,以及恶性肿瘤如直肠癌,也可能导致间歇性无痛性出血。直肠癌的早期症状表现多样化,但持续性便血需要引起关注,尤其在40岁以上人群中风险更高。
5.脆性疾病影响
血管壁脆弱或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可能导致自发性肛门出血。这类疾病往往伴随皮肤易瘀青或其他部位出血倾向。
6.药物或其他诱因
某些药物(如抗凝血药物)会增加局部毛细血管渗透性,导致偶发性肛门出血。久坐、肥胖或反复剧烈运动等因素可能加重肛门区域的血管负担。
若肛门出血频繁、量多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潜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