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物理治疗:这主要用于改善运动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可以通过步态训练、平衡训练、力量训练来提高肢体的活动能力和协调性。研究显示,经过6个月的持续物理治疗,大多数患者在运动能力上会有显著改善。
2.作业治疗:帮助患者重建日常生活能力,如进食、穿衣和洗漱。作业治疗师设计个性化的活动练习,提升手部精细动作和协调能力。通过每周3-5次的练习,多数患者能够部分或完全恢复自理能力。
3.语言治疗:对于伴随语言障碍的患者,语言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语言治疗师通过发音练习、词汇扩展和沟通技巧训练等方法,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约40%-60%的患者在一年内能取得明显的语言进步。
4.心理支持:脑梗塞后,许多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包括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据统计,接受心理支持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率可达到70%以上。
5.药物治疗:药物可以辅助康复治疗,比如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以及他汀类药物,这些药物有助于防止再次发生脑梗塞,并且优化神经功能的恢复。
实施这些治疗措施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方案,强调长期坚持的重要性。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评估,对于制定有效的康复计划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