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纤维摄入不足:膳食纤维是形成粪便的关键成分之一。每日推荐摄入约25-30克的膳食纤维,以帮助增加粪便的体积和成形度。如果日常饮食中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摄入不足,会导致粪便松散。
2.水分含量过高:粪便含水量通常占到其总重量的75%左右。若水分过多,可能导致粪便结构不够紧密。在此情况下,排便时粪便的形状不够一致,容易在冲洗时散开。
3.消化不良:某些情况下,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会导致粪便质地较软或含有未消化的颗粒,这也会造成大便在冲水时易于分散。
4.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道菌群对粪便的一致性起到重要作用。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引起排便异常变化。
5.胃肠疾病:如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等特定胃肠问题可能导致粪便形态改变,需要医生进一步评估来获取准确诊断。
注意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包括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水分,并监测自身的消化系统健康情况。在出现长期或显著的排便变化时,应咨询医疗专业人士以获得适当建议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