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约2寸处。刺激此穴位可以有效缓解胸痛、心悸,并且具有镇静和降压的效果。
2.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的凹陷处。刺激合谷穴有助于缓解头痛、牙痛,同时也可辅助降血压。
3.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间缝隙凹陷处。此穴位对于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平肝潜阳。
4.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当屈肘时,肘横纹尽头处。对高血压患者,刺激该穴位可以帮助清热泻火、疏风解表,进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5.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髌骨下缘3寸处。此穴位是常用的保健穴,按摩或针刺足三里不仅强身健体,对调整血压也有一定效果。
在进行穴位按摩时,应注意力度适中,不宜过于用力,以免造成不适。在高血压管理中,除了利用穴位疗法,还应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来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