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了解胆红素基础知识:胆红素是血液中一种黄色色素,由红细胞分解产生。正常情况下,肝脏可以代谢这些胆红素,并通过胆汁排出。当肝功能受损时,胆红素可能会积聚在血液中。
2.分析胆红素类型: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正常范围通常为0.2-1.2mg/dL。
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正常范围为0.1-0.3mg/dL。其升高常提示胆道阻塞或肝细胞损伤。
间接胆红素:又称未结合胆红素,正常范围为0.1-0.7mg/dL。其升高可能与溶血性贫血有关。
3.进一步诊断:
复查肝功能:除了胆红素,还应关注其他肝功能指标,如ALT、AST、碱性磷酸酶等。
影像学检查:如B超或CT扫描,以评估胆道系统是否存在阻塞或其它异常。
病毒载量检测:了解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可帮助判断疾病是否处于活动期。
4.治疗及管理建议:
药物治疗:若胆红素升高是由于乙肝活动导致,可能需要抗病毒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饮食,限制酒精摄入,并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物。
定期监测:随访检查肝功能和病毒载量,以观察病情变化。
胆红素的升高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治疗和管理,有助于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