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刺激性泻药:这类药物通过直接刺激肠壁神经,从而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常见的有番泻叶、比沙可啶等。使用时需注意用量,以免引起腹痛或腹泻。
2.容积性泻药:此类药物通过吸收水分并增加粪便体积,进而刺激肠道蠕动。例如甲基纤维素和车前子壳。这类药物需要足够的水分才能发挥作用。
3.润滑性泻药:这些药物通过润滑肠道内容物来减少粪便与肠壁的摩擦,比如液体石蜡。这类药物通常适用于短期使用。
4.渗透性泻药:通过增加肠腔内的渗透压,使水分进入肠腔,从而软化粪便,如乳果糖和聚乙二醇。这类药物作用温和,但可能会导致腹胀。
5.盐类泻药:包括硫酸镁、枸橼酸钠等,通过吸水作用增加肠内容物体积,刺激肠蠕动。这类药物效果较快,但需谨慎使用,因为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
在选择通便药物时,应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具体症状进行选择,并遵循医嘱。长期或过度使用泻药可能导致肠道依赖性减弱自身排便能力,这一点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