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血症是怎么回事

2024-11-2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低蛋白血症是一种体内总蛋白水平低于正常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低蛋白血症常由营养不良、疾病或其他生理因素引起。

1.定义与正常水平:正常成人血清总蛋白水平通常在60-80克/升之间。当低于此范围时,即可诊断为低蛋白血症。

2.病因

营养不良:摄入蛋白质不足是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在饮食中缺乏肉类、豆类和乳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消化吸收障碍:如肠道疾病(例如克罗恩病或乳糜泻)可导致蛋白质吸收不良。

肝脏疾病:由于肝脏是合成许多重要蛋白质的器官,任何影响肝功能的疾病,如肝硬化,都会减少蛋白质合成。

肾脏损伤: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可以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过多。

急性或慢性感染:感染可增加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而供应却可能不足。

3.症状和表现

水肿:蛋白质水平低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不足,促使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特别是在腿部和腹部。

疲劳和虚弱:蛋白质是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其缺乏会导致明显的身体虚弱。

免疫功能下降:蛋白质不足可能削弱免疫系统,使个体更易感染。

4.诊断与治疗

诊断:通过血液检测确定血清总蛋白水平。医生还可能检查专门的蛋白质水平,例如清蛋白和球蛋白。

治疗:取决于具体病因。若为营养不良造成,应补充足够的膳食蛋白质;若由特定疾病引发,需要针对疾病进行治疗以改善蛋白质水平。

低蛋白血症需要根据病因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