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五点支撑法
仰卧在硬板床上,弯曲膝关节,将双脚平放在地面,两肩和双肘支撑身体。用力抬起腰部,使身体离开床面,仅头部、双脚和双肘接触地面,形成“五点支撑”。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15次。此动作能有效锻炼腰背部肌群,缓解椎间盘压力。
2.飞燕式
俯卧在平坦的地面或床上,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并微微打开。缓慢抬起头部、胸部和双腿,同时保持腹部贴地,类似“飞燕”形状。坚持3-5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可以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3.猫驼背运动
四肢着地呈爬姿,双手与肩同宽,膝盖与髋同宽。缓慢拱起背部(如猫拱背),将下巴靠近胸口,停留数秒。然后反方向动作,下沉腰部,使背部呈弓形,抬头看向前方。同样重复10-15次,能够促进腰椎灵活性,缓解压迫症状。
4.单桥式训练
仰卧,屈膝,双脚平放于地,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以肩部和双脚为支撑点,缓慢抬起骨盆,使躯干呈一条直线。保持几秒钟后缓慢恢复,每组10次,完成2-3组,有助于强化核心肌群和臀部力量,从而提高对腰椎的保护能力。
5.小燕飞变式
微改飞燕式动作,增加交替抬举四肢的练习。俯卧,抬起右臂同时左腿,保持3-5秒后换边,每边完成8-10次。此动作可进一步协调腰背肌肉与四肢的协作能力。
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剧烈活动或快速动作,以防加重病情。
每次运动强度宜适度,循序渐进,不应出现明显疼痛。
如果有急性期症状,如剧烈疼痛或神经受压表现,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专业医生。
适当的运动可以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但患者仍需结合药物、理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进行干预,同时避免久坐和长期维持同一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