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异型增生怎么办

2025-02-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胃异型增生是一种胃黏膜组织异常改变,可能是由慢性炎症刺激引起,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根据病理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尤其需要关注中重度的情况,因为其可能发展为胃癌。对于这种疾病,关键在于明确病变性质并积极干预。

1.确诊:胃异型增生通常在胃镜检查过程中,通过胃黏膜活检确诊。如果被诊断为中度或重度异型增生,进一步评估病变范围和性质非常重要,必要时进行重复活检或扩大病灶切除。

2.干预:

轻度异型增生:通常以定期复查为主,每6-12个月做一次胃镜检查,同时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戒烟戒酒、调整饮食结构。

中度异型增生:建议密切随访,必要时考虑内镜下治疗,如内镜黏膜切除术,以减少恶变风险。

重度异型增生:重度病例被认为是胃癌前病变,应及早接受内镜或手术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及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决定。

3.病因处理: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进行根除治疗,这不仅能改善胃黏膜的炎症状态,还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避免长期高盐、高脂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4.健康管理: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也是保护胃黏膜的一部分。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其他对胃有刺激的药物者,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胃异型增生是一种需高度重视的病理状态,尤其是中重度病例。及早干预、去除致病因素,以及定期复查,对于防止病情进展至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