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这种药物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肠道清洁剂,通过大量摄入液体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空肠内容物。推荐剂量一般是3-4升溶液,分次服用。其优点在于安全性高,对电解质平衡影响较小。
2.比沙可啶:这是一种刺激性泻药,可以通过直接刺激肠壁神经来引发排便反应。通常作为辅助用药搭配其他清肠剂使用,不宜单独依赖,过量可能导致腹痛或不适。
3.磷酸钠口服液:具有快速起效的特点,服用后可增加肠腔内渗透压实现排便效果。磷酸钠需谨慎使用,特别是存在心脏、肾功能问题的人群,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
4.乳果糖:属于渗透性泻药,可以软化大便和促进排泄,但清肠能力相对弱,常用于轻度准备或慢性便秘患者,不太适合快速完全的肠道清洁。
5.甘露醇:通过改变肠道渗透压促进水分进入肠腔引发排便,但因其容易引起脱水、电解质失衡等副作用,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少。
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应结合个体病史、身体状况以及预期医疗操作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