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抗炎药物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色拉嗪、柳氮磺吡啶)是常见的治疗选择,可直接作用于肠道,减少炎症反应。这类药物适用于轻到中度慢性炎症患者。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布地奈德)对于中重度慢性炎症或急性发作期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但不建议长期使用以避免副作用。
2.免疫调节剂
硫唑嘌呤和6-巯嘌呤可降低免疫系统过度活跃,适合对一线治疗无效或频繁复发的患者。
针对重症病例,可以考虑使用甲氨蝶呤。
3.生物制剂
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如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适用于对传统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能有效减少炎症反应。
新型生物制剂,如针对白介素通路的药物,也是潜在选项。
4.抗生素
若伴随感染,可短期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环丙沙星)来控制肠道菌群失衡或特定感染。
5.止泻药和纤维补充剂
如果腹泻明显,可以适量使用洛哌丁胺等止泻药,但要避免掩盖病情。
对于便秘患者,适当补充膳食纤维,如车前子壳,可能有所帮助。
6.益生菌
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辅助减轻症状。
治疗期间应遵从专业医生的指导,根据具体症状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