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因素
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分或缺乏膳食纤维的食物,会影响肠道蠕动和大便性状。膳食纤维不足可能导致粪便水分过多,形成软便甚至稀便。暴饮暴食或进食冷饮、辛辣食物可能刺激肠道,导致排便异常。
2.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内的有益菌和有害菌比例失衡会干扰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引起大便不成形。有益菌减少时,可能无法有效分解食物残渣,导致粪便较软。同时还可能伴随腹胀或排气增多。
3.肠易激综合征
这是导致大便不成形并伴有排不尽感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特点是肠道对刺激过于敏感,病因可能包括压力、饮食不规律或肠道神经功能紊乱,还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交替的症状。
4.慢性肠炎或感染
肠道受到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时,肠壁可能受到破坏,从而引起大便异常。如果长期存在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也可能出现类似问题,并伴随血便、黏液便或体重下降。
5.功能性便秘或排便障碍
一些人即使没有明显的硬便或腹泻,也可能因为盆底肌肉功能异常或直肠敏感度降低而难以完全排空粪便。这种情况容易被误认为是单纯的排不尽感。
6.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和精神紧张等心理问题也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大便不成形、排便不畅或频繁便意。
7.其他潜在疾病
胆囊功能低下可能影响脂肪消化,导致油腻便和排不尽感。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会导致脂肪分解不全,也可能使大便性状发生变化。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肠镜、粪便常规检测等,以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疾病。在改善方面,可以从调整饮食结构、多补充膳食纤维、保持规律作息以及减轻心理压力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