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一类剧毒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使其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各种极端环境中存在,而不被破坏。
2.人体胃酸的pH值通常在1.5到3之间,这种酸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破坏许多细菌和病毒,但却不足以降解黄曲霉毒素。实验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在酸性介质中的化学性质几乎没有变化。
3.由于黄曲霉毒素的稳定性,它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后被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如果摄入量大或长期暴露,可能会导致肝脏损伤甚至癌变。
避免依赖胃酸来处理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关键是预防暴露,例如,确保食品储存得当,以避免霉菌污染,尤其是在潮湿和高温的环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