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功能性便秘
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饮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摄取不够或活动量减少时。长期习惯性便秘也可能导致肠道反射性排空功能下降,引发更严重的便秘。
2.肠道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例如肠粘连、肿瘤压迫或肠套叠等,都可能导致长时间无大便。如果同时伴有腹痛、腹胀,甚至呕吐,需要高度警惕肠梗阻的可能性。
3.代谢或内分泌异常
一些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钙血症可能会使胃肠蠕动变慢,从而引起排便困难。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病变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
4.神经系统问题
脑卒中、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肠道运动障碍,是少部分患者便秘的原因。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阿片类止痛药、抗抑郁药、钙通道阻滞剂等,容易引起胃肠蠕动减缓,造成便秘问题。
6.心理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或抑郁状态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活动而间接导致便秘。
7.器质性病变
若便秘合并消瘦、贫血或黑便等症状,需考虑是否存在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或其他器质性病变。
长时间未解大便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如毒素堆积、肠道过度膨胀等,甚至出现肠穿孔风险,因此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检查明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