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药物治疗
(1)氨基水杨酸类:如美色拉嗪,是轻中度病例的基础用药,可减轻炎症反应和维持缓解。
(2)糖皮质激素:用于快速控制中重度急性发作,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高血糖等副作用,需权衡利弊。
(3)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用于减少自身免疫反应,但疗效显现较慢且需定期监测血象和肝功能。
(4)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等,适用于难治性或严重病例,可靶向降低炎症水平,但费用较高。
(5)抗生素:针对某些继发感染或并发症可选用,如针对克罗恩病患者的瘘管感染。
2.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管理:避免摄入高脂肪、低纤维及刺激性食物,同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乳糖不耐受者,应限制乳制品摄入。
(2)戒烟戒酒:吸烟会加重克罗恩病的症状,而酒精可能诱发肠道刺激和不适。
(3)心理调节:焦虑和压力与病情恶化相关,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冥想或运动减压来改善心理状态。
3.手术干预
(1)对于药物无效或发生严重并发症(如梗阻、穿孔或癌变)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或进行造口术。
(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无法控制症状时,可选择全结肠切除术以根治疾病。
IBD的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个体化制定,并结合专业医师长期随访,以确保用药安全及疗效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