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及流程是什么

2025-02-2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具体流程如下:

1.临床表现:急性脑梗死患者通常会出现突然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包括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困难、视力障碍、眩晕或平衡失调等。这些症状的突然出现是重要的提示。

2.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扫描:这是首选的初步检查,用于排除脑出血,因为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治疗原则不同。在发病后数小时内,CT可能未能显示缺血性改变。

磁共振成像:特别是弥散加权成像,对早期识别脑梗死非常敏感,可以在发病后数小时内检测到脑组织的变化。

3.实验室检测:

血糖水平:低血糖或高血糖都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因此需要排查。

血脂分析:了解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用于评估是否存在心源性栓塞来源。

4.其他辅助检查:

颈动脉超声:用于检查颈动脉狭窄或闭塞。

CT或MR血管造影:用于评估脑血管闭塞情况。

以上方法结合使用能够帮助准确诊断急性脑梗死。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脑梗死带来的长期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