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清创处理:
若伤口局部出现脂肪液化,应及时进行清创,将已液化的坏死组织和积液彻底清除。
根据情况,可采用生理盐水或抗菌溶液冲洗伤口,以减少细菌滋生风险。
2.引流措施:
对于分泌物较多的伤口,可以使用负压引流装置或放置引流管,引导积液排出。
需定期更换引流装置或观察引流量,判断恢复情况。
3.控制感染:
一旦发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应及时送检分泌物,明确致病菌类型。
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感染扩散。
4.局部换药与护理:
定期换药,一般每日1~2次,根据伤口渗液情况适当调整频率。
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同时保持周围皮肤干燥,避免刺激性分泌物浸渍皮肤。
5.营养支持与恢复:
增加蛋白质、维生素C、锌等促进伤口愈合的营养摄入,有助于加速组织修复。
避免高糖、高油腻饮食,以减轻脂肪含量过高对伤口液化情况的影响。
6.密切随访:
涉及重度脂肪液化或基础健康状况较差的患者,可能需要多次处理或二次缝合。
定期到医院复查,由医生评估伤口愈合情况,确保无进一步恶化。
脂肪液化若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术后整体预后。但如耽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感染甚至延长住院时间,需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