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接触史和临床表现:
询问患者是否接触过酸性或碱性物质,了解具体种类和暴露时间。
酸性物质通常会引起较为明显的疼痛和局部红斑、糜烂等浅表性损伤。
碱性物质则更易渗透,导致较为严重的深层组织损害,可能出现水疱、坏死等。
2.物理检查:
初步评估受伤面积和深度。轻度损伤可能仅限于表皮,严重者可涉及真皮甚或更深的组织。
仔细观察受伤部位的颜色变化。酸灼伤常见白色或黄白色痂皮,碱灼伤则呈现湿润、糜烂改变。
3.辅助检查:
若怀疑发生深层组织损伤,可考虑超声波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协助评估。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分析有助于了解全身炎症反应和电解质平衡情况。
4.特殊情况:
眼部烧伤需特别关注,及时进行眼科检查以评估角膜损伤情况。
吸入性烧伤需警惕呼吸道损伤,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鉴于酸碱烧伤的潜在严重性,早期识别和处理至关重要。尽早清洗患处,并视情况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