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天麻钩藤饮:
主治:主要针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失眠等症状。
组成: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5克(先煎)、栀子9克、黄芩9克、杜仲12克、桑寄生15克、益母草9克、夜交藤30克、茯神12克。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2.龙胆泻肝汤:
主治:适用于肝胆实火上炎或湿热下注所致的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尿赤、阴痒等症状。
组成:龙胆草6克、黄芩9克、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6克、车前子9克、当归3克、生地黄9克、柴胡6克、甘草6克。
功效: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3.镇肝熄风汤:
主治:适用于肝阳上亢伴有内风动的高血压、头晕目眩、失眠多梦、颈项强硬等症状。
组成:怀牛膝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龙骨15克(先煎)、牡蛎15克(先煎)、龟板15克(先煎)、白芍15克、玄参15克、天冬15克、茵陈蒿6克、川楝子6克、麦芽6克、甘草6克。
功效:镇肝潜阳,息风止痉。
4.羚羊角汤:
主治:主要用于肝阳化风之证,如高热惊厥、抽搐、昏迷以及由此引起的眩晕、头痛等。
组成:羚羊角粉1克(水冲服)、钩藤10克、菊花10克、桑叶10克、贝母10克、竹茹10克、茯神10克、甘草5克。
功效:清热息风,镇静安神。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及体质,不同方剂宜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和使用。避免自行配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反应。